最近,特斯拉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新推出了官方的Model3方向盤轉向信號撥桿,可以將方向盤上的轉向信號按鈕變成轉向信號撥桿,“只”賣2499元。還非常豪氣,說這個購買價格已經包含改裝費用,安裝服務由特斯拉服務中心提供。老實說這事讓我這個“老江湖”震驚了兩次,一是這玩意居然真能賣錢,所有車的轉向撥桿都是包含在基礎配置上的,除了特斯拉,沒人敢做這樣的生意,二是這玩意居然要賣2000多,畢竟最黑的BBA也就賣300多塊錢,特斯拉的零件有點太“金貴”了。

但看特斯拉的粉絲群,大家還是非常“感激”的,直呼“天亮了”。說之前因為轉向按鍵的設置太反人類,一直沒敢買特斯拉,感謝廠家終于聽到了消費者的呼聲。只能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特斯拉的信仰確實霸道。但不得不說,在很多方面這份信仰已經松動,崩塌恐怕只是時間問題。
老貴族們已經完蛋,特斯拉還有信徒嗎?
進入到2025年,其實大多數所謂的國外豪華品牌都崩潰了。勞斯萊斯銷量跌了23%,賓利跌了20%,瑪莎拉蒂跌了44%,保時捷跌了28%。BBA也大差不差,寶馬跌了15.5%,奔馳跌了14%,奧迪跌了 10.2%。真實情況比這些數據更糟糕,就是這些品牌前面已經跌過不止一輪,而且價格也殺到了谷底,依然難掩頹勢。唯一能夠稍微例外一點的,估計就是特斯拉了,今年上半年國內銷量是26.34萬輛,“只”同比下降了5.4%。關鍵這個成績,還是在持續賣高價的情況下取得的。

特斯拉確實有資格驕傲,作為“古早”新勢力,成功將自己包裝成了科技企業。雖然核心零件都是國產,電池由寧德時代提供,車身模具由天汽模提供,電機由中科三環、橫店東磁等提供,熱管理系統由三花智控提供,但說起特斯拉的技術,就是牛。關鍵還能宣傳一波零部件本土化率超過95%,反正就是正反兩張皮都要了。至于離開了這些供應商的所謂創新,比如老掉牙的4680電池,比如Cybertruck,要么遲遲無法大規模量產,要么多年還是個半成品。
不過特斯拉有一點確實值得稱道,那就是給目標群體的“心理按摩”,再臭的設計,也能粉飾成高科技。為了提升續航弄的強制單踏板,因為事故率太高,最終被法律直接禁止;被稱為黑科技的屏幕換擋和按鍵轉向燈,最終也開始松動,開始要求消費者“加錢”加回轉向擋桿;至于所謂的全景天幕,當廉價版Model Y取消天窗配置時,粉絲們也不“嘴硬”了,紛紛表示這應該算“增配”。馬斯克這火星人是有戰斗力、想象力,但是在汽車這種民用工業品上,有時還是過于超現實了,你說那種單踏板是不是反人類?!也難怪人家跟他打“剎車失靈”的官司了,雖然他是打贏了,但是也失了民心。車主們其實也知道這種單踏板多么反人類,我們媒體人早就表示了“不可以”,直到今天被法律禁止。
說起來,特斯拉還真有讓消費者“自適應”的能力。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大勢已去,這種局面不會太久了。
破碎的神話,10萬智商稅?
隨著國產車的迅猛發展,所有特斯拉的“科技神話”,都在一一破滅。比如最早說特斯拉的空間利用率高,Model 3這樣一款小車,空間媲美很多燃油B級車。實話說也確實比卡羅拉這些燃油A級車要大,但隨著嵐圖知音、阿維塔 07這些“得房率”超過85%的車型出現,特斯拉的那點優勢早已被蠶食。后面營銷單踏板等等黑科技,營銷所謂的有錢人都開特斯拉,也被國產車一一拆解,畢竟真喜歡“毛坯房”的有錢人肯定不算多。

從前兩年開始,“圖窮匕首見”的特斯拉開始營銷所謂的“真續航”,因為別的實在沒什么可吹的了,只好吹自己62度電可以跑600多公里。實際情況則是,同價位的車都是4米9甚至5米多,特斯拉自己才4米7,重量和尺寸都差了一大截,比的啥續航。饒是如此,宋L的電耗也戰勝同級的Model Y,漢L四驅旗艦版狂暴模式下加速4.4秒破百,然后電耗只有14.2kWh/100km,同樣大幅度勝過了Model 3性能版。也就是說,在高度集成八合一電控系統的加持下,哪怕車身比特斯拉大了一大截,能耗依然不虛特斯拉。 最直觀的恐怕是最近易車的極限續航測試,就是以120km/h的速度開著空調兜圈圈,直到兜不動。特斯拉Model 3居然輸給了接近尺寸和重量的小鵬MONA M03。要知道論技術,小鵬在國內車企中連前五都未必排得上,MONA M03也只是一款10萬級別的轎車,本身也是舒適取向。就這樣,依然戰勝了特斯拉,兩者價格可是差了足足10萬元。
只剩最后一擊?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的全球銷量下滑了13.3%。大家沒有看錯,其實“微跌”5.4%的中國市場,已經是特斯拉最后的面子啦。在歐洲,相同的價格區間,特斯拉Model 3一直被比亞迪海豹按在地上摩擦。特斯拉確實還有市場,畢竟對于很多不考慮國產車,又想買新能源車的用戶而言,特斯拉依舊是第一選項。但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了,因為特斯拉的前路已經被堵死。

最近,特斯拉的新車Model Y L悄然開售了,售價33.9萬元起,定位介于Model Y和Model X之間。這是一款“中國特供車”,理由是真的像海外一樣出一款4米7的Model Y 7座版或者廉價版Model Y,真的會讓國內粉絲臉上掛不住。特斯拉中國團隊已經盡力的,但也就僅此而已。因為相近的價格已經能買到騰勢N9,易三方加大角度的后輪轉向,最小轉彎半徑只有4.65m,媲美許多不到4米小車,比Model 3還靈活,同時還有遠超Model Y L的舒適性和豪華感。真正有點見識的人,都會意識到這是兩款完全不同“年代”的車型。 再回到現款的Model 3和Model Y身上,小鵬MONA M03和樂道L60都能和它們打得有來有回。同樣是內部極簡風格設計,去除了傳統的實體按鍵,小鵬 MONA M03起碼內飾用料更為講究一些,多使用軟質材料包裹。還用的是掀背尾門設計,后備廂容積621L,也比Model 3要強。至于粉絲們引以為傲的輔助駕駛,小鵬是直接標配,特斯拉還要額外花錢購買(實際上大多數人也沒買)。怎么看這多出來的十萬,都不那么值得。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有過很多的神話。奔馳有過神話,很長一段時間E級都要加價,“三蹦子”Smart高價賣了很多年,僅僅是因為可以在奔馳店里保養。豐田也有過神話,卡羅拉雙擎這樣的油改混動,電池都布置在后備廂,很長時間賣到近20萬。但這些神話破滅的時候,都只在一瞬間。無非就是有了更強的國產車出現,比如奔馳被問界、理想、騰勢這些圍剿,THS系統被DM-i超級混動系統狙擊。 如今特斯拉的高科技神話也已覆滅,銷量也開始下滑,新車毫無吸引力,離兵敗如山倒還會遠嗎?特斯拉是不是該祭起“教育消費者”的寶劍了?哦,驕傲的公關們出來走兩步。現在還有跩的可能,再過幾天,求著人看他們的走位,估計也不會有人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