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造車勢力開的發布會總是喜歡制造些噱頭,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他們的車子才夠獨一無二,是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如果玩脫了呢?比如理想汽車i8碰撞乘龍卡車這事兒,經歷了嘴硬和各自的說明之后。理想這邊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要知道,再硬的乘用車,在八噸卡車面前都是紙糊的存在,這是常識,也是公眾們的普遍認知。如果敢與這樣的卡車正面硬剛還能讓掀翻別人的車頭并且讓東風柳汽的八噸卡車四腳離地的話,這樣的車型和這樣的品牌怎么經得起信任?

現在的情況是從理想汽車和中國汽研的聲明來看多少有點慫,但依然嘴硬。但不管怎么看,事件的走向早已偏離了拍攝視頻的初衷。也就是說,即便柳汽乘龍卡車重現了與理想i8的對決場景,理想i8還僥幸的贏了,贏的意義還有嗎?

這讓MYAUTO想起了理想的另一款車型,理想。當年這款車型的熱度不會低于小米YU7,但由于尾部設計看起來不吉利,引發了一系列負面的聲音,最終導致“公路高鐵”銷量一蹶不振。認識到理想MEGA的問題之后,又小道消息說理想對i8車型的尾部進行了重新的設計,以避免理想i8重蹈理想MEGA的覆轍,但也推遲了理想i8的上市時間。

但和理想MEGA不同的是,理想MEGA頂多是設計層面上的各種被吐槽。而理想i8不僅引發了公眾的質疑,更冒犯了央企東風柳汽。乘龍卡車作為東風柳汽旗下品牌,面對理想汽車的測試視頻,并迅速做出回應,在輿論層面上可以說贏麻了。理想這次不僅給自己找了個難啃的對手,還給自己的新車甚至整個品牌埋下了伏筆。

但這還不算是最嚴重的情況,決定新能源車企的生死的最關鍵因素還得是財務狀況。如果理想i8成為下一個理想MEGA的話,你想想看資本對這個品牌得有多失望?如果投資者信心受挫的話,后續車型的研發、生產和營銷等等都會受到影響。對理想汽車來說,當下最要緊的事情不是比誰的嘴更硬,而是應該盡快的結束鬧劇并與東風柳汽達成諒解。唯有這樣,才能讓理想i8走出陰影,擁抱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