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言論引爆音樂版權爭議:《年輪》原唱之爭背后的行業困局
《年輪》合唱圖
誰能想到,一首發行了近十年的歌曲《年輪》,竟會因為網紅的一句言論陷入輿論的漩渦。近日,千萬粉絲網紅 “旺仔小喬” 稱該歌曲原唱為張碧晨而非汪蘇瀧的言論,不僅引發雙方粉絲激烈論戰,更將音樂行業中原唱認定標準、版權管理漏洞等深層問題暴露在公眾視野中。這場看似簡單的 “身份之爭”,實則是行業慣例與法律界定模糊、流量話語權與專業規則碰撞的集中體現。
旺仔小喬圖
風波起:一句言論引發的連鎖反應
事件的導火索可追溯至 2021 年,網紅 “旺仔小喬” 在回復網友評論時明確表示:“《年輪》由汪蘇瀧創作,但原唱是張碧晨,我發一百遍《年輪》也只會寫張碧晨原唱。” 彼時言論未引發大規模爭議,直至 2025 年 7 月 22 日,相關話題突然登上熱搜,瞬間點燃輿論場。
爭議的持續發酵,與音樂平臺標簽的反復變動不無關系。7 月 23 日,有網友發現 QQ 音樂悄悄去掉了張碧晨版《年輪》的 “原唱” 標簽,要知道該平臺此前只認張碧晨為原唱,而網易云音樂等平臺則一直標著 “雙原唱”。盡管幾小時后 QQ 音樂又恢復了標簽,但這波操作讓公眾對 “原唱” 的認定更迷糊了。
隨后雙方工作室的聲明,讓爭議進一步升級。7 月 25 日凌晨,張碧晨工作室發長文,拿 2015 年 6 月 15 日其版本先上線、且是電視劇《花千骨》唯一使用版本說事,主張自己是 “唯一原唱”,還附上了相關證明。同一天,汪蘇瀧方回應稱,爭議是 “某博主不當言論” 引起的,強調從項目一開始就計劃了雙版本,甚至曬出十年前的郵件記錄作證。更受關注的是,汪蘇瀧宣布收回《年輪》的授權,暫時不允許任何人演唱,這一舉動讓事件從 “誰是原唱” 的身份之爭,上升到了版權權益的層面。
汪蘇瀧圖
爭議焦點:原唱認定的標準困局
這場風波的核心問題,在于音樂行業對 “原唱” 沒個統一標準。從時間上看,張碧晨的版本確實是第一個公開的錄音版,而且和爆款劇《花千骨》深度綁定,借著劇集的熱度成了大眾心里的 “經典”;汪蘇瀧作為詞曲作者,他的男聲版雖晚 15 天上線,但和女聲版一起收錄在官方原聲帶里,符合 OST 制作里 “雙版本互補” 的慣例。
法律上的空白也讓爭議更難平息。《著作權法》只明確了 “表演者權”,沒給 “原唱” 下定義。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常莎表示,要主張 “唯一原唱”,得靠排他性授權合同或版權登記里的明確標注,光憑上線早、傳播廣,在法律上站不住腳。所以雙方的說法,都是對行業慣例的不同理解 —— 張碧晨方看重 “先上線”,汪蘇瀧方強調 “項目整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