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報告超4000例基孔肯雅熱,世衛組織警告全球擴散,專家稱規模或超上次。
最近幾天,大家的朋友圈可能都被一條消息刷屏了:廣東佛山爆發的基孔肯雅熱病例已經超過4000例,世界衛生組織也拉響了警報,說這種病毒正在全球蔓延。這消息一出來,不少人都心里咯噔一下,畢竟這名字聽起來就挺嚇人的,到底是什么情況呢?
佛山市各區陸續發布的消息讓人揪心,截至7月24號,全市五個區加起來,確診的基孔肯雅熱病例已經突破了4000大關,光順德區一個地方就占了3627例。這個數字可不是小數目,一下子讓佛山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更讓人擔心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在7月25號也跳出來警告,說基孔肯雅熱病毒正在全球多個地方擴散,已經有119個國家報告了病例,還有大約5500萬人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這范圍之廣,人數之多,著實讓人有點坐不住了。
疾控專家們也沒閑著,他們開始分析這次疫情的嚴重性。專家提醒大家,還記得10年前在印度洋地區爆發的那次大規模基孔肯雅熱疫情嗎?那次可是有50萬人感染。現在全球范圍內,雖然報告的感染人數還不到30萬,但專家們認為,考慮到還有大量可能未被發現的病例,這次疫情的規模很可能超過上一次。這可不是小打小鬧,而是可能發展成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的前兆。大家心里肯定都犯嘀咕,這基孔肯雅熱到底是什么來頭?它怎么就這么厲害,能在全球范圍內興風作浪?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特別是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這兩種蚊子大家肯定不陌生,夏天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是。被感染蚊子叮咬后,一般3到7天就會出現癥狀,最典型的就是發熱和關節劇烈疼痛,那種疼,據說就像骨頭都要散架了一樣,很多人形容是“痛不欲生”。除了關節痛,還可能伴有皮疹、肌肉疼痛、頭痛、紅眼等癥狀。雖然絕大多數患者都能在幾天到一周內自愈,但有些人的關節疼痛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更長時間,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更讓人擔心的是,雖然死亡率不高,但一旦發展成重癥,也是相當危險的。
看到這里,大家肯定更關心,這病到底怎么預防?別急,方法其實挺簡單的,核心就是防蚊!蚊子不叮咬,自然就不會被傳染。具體怎么做呢?首先,家里和周圍的環境要保持干凈,定期清理積水,比如花盆托盤、廢棄輪胎、閑置的水桶等等,別給蚊子留下滋生的地方。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掛好蚊帳,或者使用電蚊香、蚊香液等驅蚊產品。白天在戶外,特別是公園、綠化帶這些地方活動時,盡量穿長袖長褲,暴露的皮膚上要涂抹驅蚊液。另外,如果家里有紗窗、紗門,記得關好,防止蚊子飛進去。這些措施看起來不起眼,但真的能起到關鍵作用。
這次佛山疫情,以及世衛組織的警告,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蚊子這種小東西,真的能引發大麻煩。大家千萬別掉以輕心,從現在開始,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來防蚊。看看自己家里有沒有積水,看看晚上睡覺蚊帳掛好了沒,出門是不是該噴點驅蚊液。這些小事,做起來不難,但堅持下去,就是對自己和家人健康最好的保護。疫情當前,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管好身邊的小環境,就是對整個社會大環境最大的貢獻。保持警惕,做好防護,我們才能更安心地度過這個夏天。病毒雖然可怕,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科學應對,就一定能把它擋在門外。保持警惕,注意防護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