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大陸集團發布2024年未來出行趨勢調研報告。報告指出,不同國家之間和不同年齡層對電動汽車、自動駕駛、大屏幕和汽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接受度和看法存在巨大差異。當中,中國消費者對未來出行新技術的接受意愿最強。
調查顯示,高達80% 的中國受訪者希望自己的汽車配備最新的技術,這一比例顯著高于參與調研的其他任何國家(德國和法國各約 43%,日本和美國各 51%)。此外,在中國支持強制在汽車中采用最新安全技術以使交通更加安全的受訪者比例也最高,達到了 87%。這充分體現了中國消費者對于汽車新技術的高需求度,以及對于安全的重視度。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中國汽車市場仍具較大潛力,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意愿最強
盡管中國汽車市場近年來發展迅猛,但從家庭擁車數量看,79%的中國受訪者家庭只有一輛汽車,14%的中國受訪者家庭擁有兩輛汽車。相比之下,德國和美國分別有28%和37%的家庭至少擁有兩輛汽車?;邶嫶蟮娜丝诨鶖岛腿找嬖鲩L的購車需求考量,中國汽車保有量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從保有車輛類別來看,中國無疑是電動汽車領域的領軍者。調研報告顯示,10% 的中國受訪者擁有電動汽車,而這一比例遠高于其他國家。在尚未擁有電動汽車的受訪者中,有高達87% 的人表示他們計劃購買電動汽車。這一意向比例幾乎是德國(39%)、美國(45%)和日本(32%)等國家的兩倍。
另就汽車增長情況看,只有在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處于高速增長。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完成1134.5萬輛和1126.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6%和35.6%,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0.3%,而其他國家則幾乎沒有太大變化。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不過,調查報告亦指出,與此前相比,德國和美國“肯定/可能購買純電動汽車 ”的受訪者人數略有增加,其他國家的結果與之前類似(法國略有下降)。當中,駕駛里程、充電樁和價格是不同國家消費群體的共同核心關注點。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此外,報告還顯示混合動力汽車駕駛員對純電動汽車的興趣高于平均水平。具體來看,在尚未購買純電動汽車或者不想購買純電動汽車的受訪者中,86%的中國受訪者和59%的日本受訪者表示他們很可能會將混合動力汽車視為下一步的選擇(這一比例德國為48%,法國為53%,美國為47%)。數據表明,混合動力汽車正在逐步增強人們對電動汽車的信心,并有望有效減少人們對全電動汽車所持有的保留態度。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中日受訪者對自動駕駛保持較大的開放態度L3自動駕駛仍受到質疑關
通過國家間的比較顯示,亞洲各年齡段人群普遍對高度自動駕駛技術和自動駕駛持開放態度,中國受訪者了解自動駕駛的意愿更強烈。
在中國,絕大多數受訪者對自動駕駛持積極看法,90%的人認為該相關技術是一項有益的發展。相比之下,日本有近四分之三(72%)的受訪者持同樣觀點,而在德國,只有一半的受訪者表示認同。此外,超過80%的中國受訪者相信,在未來五到十年內,自動駕駛將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且只有32%的人對此感到擔憂。而在其他國家,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達了對自動駕駛的擔憂。在中國,只有34%的人質疑系統的可靠性,66%的受訪者預計安全性會提高,并相信自動駕駛汽車能夠預防事故。這種開放態度還體現在91%的中國受訪者希望進一步了解自動駕駛各項相關技術。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被問及如果自動駕駛得以實現,最希望在車內進行那類活動時,聽音樂和放松成為不同國家受訪者最多的選擇,這進一步呈現人們對自動駕駛的核心訴求,畢竟車輛在移動過程中,長時間辦公、閱讀、看電影等會給駕乘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感。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車載大屏普遍受歡迎,中國消費者對新技術接受度最高
現階段,智能座艙成為繼電氣化、智能駕駛外的又一行業聚焦點。大陸集團本次調研中,將部分關注度較高的技術接受度列入了其中。
車載顯示方面,各國受訪者對于車載信息娛樂內容顯示屏的理想尺寸達成了廣泛共識。大多數人更傾向于更大的顯示屏,90%的中國受訪者支持這一選擇,并希望導航、車輛數據和音樂都能顯示在大屏幕上。然而,在技術細節方面,人們的偏好卻大相徑庭。69%的中國受訪者喜歡功能豐富的車載顯示屏,而日本的大多數受訪者(79%)和超過一半的德國受訪者(57%)則更喜歡簡單的顯示屏。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車內人工智能語音應用方面,91% 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希望擁有這樣的服務。在美國(66%)和日本(63%)約三分之二的人表達了同樣的愿望,而在法國(58%)和德國(57%)僅有約一半的人對這種技術持積極態度。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從保有車輛類別來看,中國無疑是電動汽車領域的領軍者。調研報告顯示,10% 的中國受訪者擁有電動汽車,而這一比例遠高于其他國家。在尚未擁有電動汽車的受訪者中,有高達87% 的人表示他們計劃購買電動汽車。這一意向比例幾乎是德國(39%)、美國(45%)和日本(32%)等國家的兩倍。
另就汽車增長情況看,只有在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處于高速增長。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完成1134.5萬輛和1126.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6%和35.6%,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0.3%,而其他國家則幾乎沒有太大變化。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不過,調查報告亦指出,與此前相比,德國和美國“肯定/可能購買純電動汽車 ”的受訪者人數略有增加,其他國家的結果與之前類似(法國略有下降)。當中,駕駛里程、充電樁和價格是不同國家消費群體的共同核心關注點。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此外,報告還顯示混合動力汽車駕駛員對純電動汽車的興趣高于平均水平。具體來看,在尚未購買純電動汽車或者不想購買純電動汽車的受訪者中,86%的中國受訪者和59%的日本受訪者表示他們很可能會將混合動力汽車視為下一步的選擇(這一比例德國為48%,法國為53%,美國為47%)。數據表明,混合動力汽車正在逐步增強人們對電動汽車的信心,并有望有效減少人們對全電動汽車所持有的保留態度。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中日受訪者對自動駕駛保持較大的開放態度L3自動駕駛仍受到質疑關
通過國家間的比較顯示,亞洲各年齡段人群普遍對高度自動駕駛技術和自動駕駛持開放態度,中國受訪者了解自動駕駛的意愿更強烈。
在中國,絕大多數受訪者對自動駕駛持積極看法,90%的人認為該相關技術是一項有益的發展。相比之下,日本有近四分之三(72%)的受訪者持同樣觀點,而在德國,只有一半的受訪者表示認同。此外,超過80%的中國受訪者相信,在未來五到十年內,自動駕駛將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且只有32%的人對此感到擔憂。而在其他國家,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達了對自動駕駛的擔憂。在中國,只有34%的人質疑系統的可靠性,66%的受訪者預計安全性會提高,并相信自動駕駛汽車能夠預防事故。這種開放態度還體現在91%的中國受訪者希望進一步了解自動駕駛各項相關技術。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被問及如果自動駕駛得以實現,最希望在車內進行那類活動時,聽音樂和放松成為不同國家受訪者最多的選擇,這進一步呈現人們對自動駕駛的核心訴求,畢竟車輛在移動過程中,長時間辦公、閱讀、看電影等會給駕乘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感。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車載大屏普遍受歡迎,中國消費者對新技術接受度最高
現階段,智能座艙成為繼電氣化、智能駕駛外的又一行業聚焦點。大陸集團本次調研中,將部分關注度較高的技術接受度列入了其中。
車載顯示方面,各國受訪者對于車載信息娛樂內容顯示屏的理想尺寸達成了廣泛共識。大多數人更傾向于更大的顯示屏,90%的中國受訪者支持這一選擇,并希望導航、車輛數據和音樂都能顯示在大屏幕上。然而,在技術細節方面,人們的偏好卻大相徑庭。69%的中國受訪者喜歡功能豐富的車載顯示屏,而日本的大多數受訪者(79%)和超過一半的德國受訪者(57%)則更喜歡簡單的顯示屏。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車載人工智能語音應用方面,虛擬旅行伴侶在中國尤其受歡迎,91%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希望擁有這樣的服務。在美國(66%)和日本(63%)約三分之二的人表達了同樣的愿望,而在法國(58%)和德國(57%)僅有約一半的人對這種技術持積極態度。

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車輛內飾的其他新功能標配方面,不同地區受訪者對提高安全性的傳感器及攝像頭給予了極高關注。此外,座椅、儲物區以及消除噪音三項亦是重要關注項。

總的來看,盡管不同國家和地區都未來出行所持態度不同,但汽車技術革新已成必然。中國作為電動化、智能化等技術的先行者,已走在全球前列,讓消費者更早更快的體驗到新技術帶來的更為便捷、舒適、安全的駕駛體驗。而消費者對新技術的高接受度,也給了新技術發展不斷注入驅動力,推動未來出行向更高攀登,進而賦能全球。
大陸集團指出,面對新技術的發展,面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用戶需求,將會繼續加強創新力度,同時針對特定市場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產品,并采用模塊化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