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是投資史上繞不過的高峰,巴菲特一生的合伙人,伯克希爾的總設計師。他的思想與智慧影響了全世界。
巴菲特如此銘記芒格對他的啟蒙:“我對芒格的感激,無以言表。”“芒格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貧窮得”。
比爾·蓋茨稱贊他:“芒格是我遇到過的最淵博的思想家”。
芒格向世人展現了他依靠自己的知識、智慧、道德與品格,實現財富自由,家庭美滿,過上幸福人生的可能。
中外投資者無不對芒格推崇備至,他們追隨芒格的每一次言談行動,收集芒格的金玉良言,芒格的一句格言就很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窮查理寶典》被譽為“價值投資的圣經”,是唯一一部囊括了芒格全部思想的經典,芒格百年人生的智慧盡在于此。
本書在全世界暢銷不衰,其中文版《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錄》也啟迪了超百萬人:“中國巴菲特”喜馬拉雅資本創始人李錄、被芒格慧眼如炬發掘的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等等。
著名投資者段永平說他買的兩本《窮查理寶典》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一筆投資”。
對于芒格百年積累的智慧,你可能會有當頭棒喝的頓悟,也可能在年以后,回首往事時恍然大悟。
以下為《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智慧精要》的摘編整理。
一、如何過上幸福成功的人生
記住淺顯的,勝于掌握深奧的。
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如果你知道你會死在哪里,那你就永遠不要去那個地方。
我得到正確判斷的辦法,通常是先收集各種錯誤判斷的例子,然后仔細考慮該怎樣避免得到這些下場。
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
我們任何人都有可能,通過一個開始難以察覺,直到墮落之力強大到無法沖破的細微過程,而染上惡癮。
生活本已艱辛得難以下咽,何必再將它塞進怨恨的苦澀果皮里呢。
認識和適應你身邊的世界的真實本質,別指望它來適應你。
正視現實,即使你并不喜歡它,尤其當你不喜歡它的時候。
如何過上痛苦的人生:
1.反復無常,不要虔誠地做你正在做的事。
2.盡量別從其他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中,廣泛地吸取教訓,不管他們是古人還是今人。
3.別去鉆研那些前輩的最好成果。
當你們在人生的戰場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嚴重的失敗時,就請意志消沉,從此一蹶不振吧。
為了改變心情而使用化學物質。
人生的困難一個接一個,每個困難都是對我們的一次考驗,都是我們表現自己的機會。
從長期來看,能夠延遲滿足的人,活得會更好。想要什么,就立刻要得到,這樣的人不但一事無成,還可能墜入深淵。
避免被人妒忌的最佳方法,是做到名副其實。
生活中的每一次不幸,無論么倒霉,都是一個鍛煉的機會。每一次不幸都是吸取教訓的良機,人們不應該在自憐中沉淪,而是應該利用每次打擊來提高自我。
人們要學會比其他人少犯錯誤,以及犯錯誤時,如何更快地糾正錯誤。
實事求是地看清現實,可還是去愛。
成功意味著你要非常有耐心,然而又能夠在你知道該采取行動時主動出擊。你吸取教訓的來源越廣泛,而不是僅僅從你自己的糟糕經驗中吸取教訓,你就能變得越好。
你需要在很長很長的時間內,擁有大量的求知欲望。你必須有濃厚的興趣去弄明白正在發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如果你能夠長期保持這種心態,你關注現實的能力將會逐漸得到提高。
二、道德是一種遠見
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能力會讓你到達巔峰,但只有品德才能讓你留在那里。
陰謀詭計是蠢貨的伎倆,他們缺乏足夠的智慧去以誠待人。
認為不做好人也可以成為偉人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我敢保證,人世間真正的偉人同時也必定是真正道德高尚的人。
別只看到錢,要選擇那些你愿意與他交朋友的客戶。
你們要學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帶來新客戶的最佳辦法,就是把案頭工作做好。
在生活中,可靠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對于大數人而言,量子力學是學不會的,但可靠卻是幾乎每個人都能很好地掌握的。
正直的行為是好的,并不是因為它們能夠帶來好處。它們能夠帶來好處,是因為它們是好的。
人總會以德報德、以牙還牙。如果做出一個小小的讓步,對方也會做出一個相應的讓步。
驅動這個世界的不是貪婪,而是妒忌。
懶惰和言而無信,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失敗。
妒忌、怨憎、仇恨和自憐都是災難性的思想狀態。過度自憐可以讓人近乎偏執。偏執是最難逆轉的東西之一。
別以為對你們有利的就是對整個社會有利的,也別根據這種自我中心的潛意識傾向,來為你們愚蠢或邪惡的行為辯解,那是一種可怕的思考方式。
節儉是責任的仆人。
在生活中,應該追求的是盡可能地培養一張無縫的信任之網。
三、保持跨學科學習的能力
現實世界的問題不會恰好落在某個學科的界線之內,它們跨越了界線。
在只有鐵錘的人看來,所有問題都特別像釘子。
“鐵錘人綜合征”能夠把人變成徹底的白癡,而治療它的唯一良方是擁有全套工具,你們不能只擁有一把鐵錘,你們必須擁有所有的工具。
你們在使用這些工具的時候,應該把它們列成一張檢查清單,因為如果指望在需要的時候合適的工具會自動冒出來,那么你們將會錯過很好機會。
所有技能都會因為不用而退化。明智的人會終身操練他全部有用然而很少用得上的、大數來自其他學科的技能,并把這當作是一種自我提高的責任。技能唯有天天練習,才能維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一個使用工具的人,應該了解它的局限,同樣道理,一個使用認知工具的人,也應該了解它的局限。
許難題只有在逆向思考的時候,才能得到最好的解決。
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
大數人早年取得成就,然后就越來越拒絕新的、證偽性的信息,目的是讓他們最初的結論能夠保持完整。他們固步自封,滿足于已有的知識,永遠不會去了解新的事物。
如果你們認為忠實于自己,就是永遠不改變你們年輕時的所有觀念,那么你們不僅將會穩步地踏上通往極端無知的道路,而且還將走向事業中不愉快的經歷,給你帶來的所有痛苦。
如果你們只是記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試圖把它們硬湊起來,那么你們無法真正地理解任何東西。
你必須擁有元思維模型,因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兩個,你將會扭曲現實,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維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認為它符合你的模型為止。
四、人性的弱點
有一個我看來很明顯的道理是:由于存在許過度簡化的思維程序,人類大腦的運轉必定常常出現問題。
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最重要的管理原則,就是制定正確的激勵機制。
有的人因為受過教育而變得道德高尚,然而在激勵機制的驅動之下,他可能會有意或無意地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為,以便得到他想要的東西,而且他還會為自己的糟糕行為尋找借口。
激勵機制能夠導致人們在做壞事的時候,覺得自己是正當的。
得到獎勵的壞行為,特別容易形成習慣。
人們傾向于滿足容易得到的東西,并高估容易得到的東西的重要性。
人們傾向于鉆各種制度的空子,他們往往在損人利己方面表現得極有創意,幾乎所有制度設計都必須具備防止鉆空子的重要屬性。
人的大腦不愿意做出改變,無論那個習慣是好是壞。防止一種壞習慣的養成,要比后來改變它容易得。
新思想不被接受,不是因為復雜,而是因為和原有的舊思想不一致。
人總會因為無關事物產生聯想,從而干擾決策和行動。
有意識地養成歡迎壞消息的習慣,保持明智和消息靈通,讓人們知道你可以明辨事實,這樣他們就不敢欺瞞你了。
喜歡/熱愛傾向使得深陷其中的人們:
1. 為了愛而扭曲事實。
2. 忽略其熱愛對象的缺點,對其百依百順。
3. 偏愛那些能聯想到討厭對象的人、物品、言行。
人們喜歡和熱愛被喜歡和被熱愛。
人天生就有一種盡快作出決定、消除懷疑的傾向。
人們會扭曲事實,直到痛苦的現實變得可以接受。
人總會過度贊揚和評價自己的私人事物。
人在擁有某種物品、做出某個決定之后,會比之前自我感覺還要好。
人們不去改變自己,而是為自己那些本可以改變的糟糕之處找借口。
人會在已經非常好的時候,表現出過度的樂觀。
失去造成的傷害,比得到帶來的快樂得。如果有個人即將得到某樣他非常渴望的東西,而這樣東西卻在最后一刻飛走了,那么他的反應就會像這樣東西他已經擁有了很久,卻突然被奪走一樣。
一個人可能會耗盡優質資產,只為徒勞挽救一個糟糕的項目。
在前后對比細微的變化誤導之下,人們經常無法認識到通往終點的趨勢,一步步滑向深淵。
人們如此重視理由,乃至于一個理由哪怕毫無意義或不準確,人們也會更容易遵從,人們會認為有理由的事情是重要的。
我們老得太快,聰明得太遲。